找到相关内容487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解《解深密经》的奥秘

    坐在这里听课,边在打瞌睡,这不叫一时,这个是下劣,听不进去,这不叫一时;若心动踊名为高听法不入,心浮动、跳动、贡高我,这听法不能听进去,虽然坐在这边听法《解深密经》,听不进去,这也不叫一时;若...神通,皇帝就找国师去鉴定他。三藏他就受到考验,他是有他心通,然后国师的就先到某一个地方,譬如国师就先到四川,国师故意给他知道,他就问你去四川干什么。第二次国师到京城的一个杂耍的地方,他就问国师你一国之...

    张玄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153537.html
  •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

    。修行人每易误认相似之悟境(觉受),为真实究竟的悟境(证解),所以会产生各种及骄狂和误解;辨别觉受与证解为学密之要事。又觉受与证解非仅指大手印修法而言,乃通显密一切修法。如加行道四位,则是觉受,至初地才是证悟;而初地所悟之真如不动性又只能算是觉受,要至第八不动地才是真正地证解,如是类推。   2.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及十地——当行者获得此基本的功力,具足识精圆明之,已然超越了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5.html
  • 观心·开心

    真理不能了解,一为凡夫外道,一为小乘行者,他们总是执著自己所得的法是实在的,是最殊胜的。我一起,目空一切,就什么也装不下了,再好的佛理也听不进,如下例: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内有一个研究所的所在是禅宗...因持译三千遍的法华经而生贡高我,所以当他向六祖惠能礼拜时,身虽着地,头却没靠地。故六祖告诉他:“名叫法达其实却未曾达法也!”因此说了以上这首偈。告诉法达比丘“有我”之开罪障之门。布施而不执着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2754274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(方便品)之探讨

    请求,因为世尊知道一旦说出此妙法,将会令与会大众惊疑,起而退席。但舍利弗仍再三的恳请,最后世尊才答应为大众说此甚深难解之法。果真佛一宣说此出世大法,就有五千四众弟子,怀疑佛智,礼拜之后离席而去。但...乃至童子戏,聚沙为佛塔,……若人散乱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……于诸过去佛,在世或灭后,若有闻法者,皆已成佛道(1)”等,这些平易受持和人人平等皆可成佛的说法,可说是广为人们信受奉持的最大因素。由此...

    释见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0455851.html
  • 达摩头陀行及其律学意蕴

    :“善哉,若迦叶行头陀行,在世者我法久住。”迦叶头陀既久,发长衣弊来诣佛所。诸比丘皆起。佛分半座令座,迦叶不肯。佛即广赞迦叶:“功德与我不异,何故不坐?&...ldquo;一心一意行,数息在禅定,是名头陀行”。[1]具体是指:   1、常行乞食:又单称乞食。指离诸贪求,不受他请,常行乞食,得食无好恶之念,不得亦不生嫌恨之。   2、次第乞食:指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2856207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3

    特别重,可能疑心特别重,也可能嫉妒特别重等等。这个偏重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这就叫增盛。针对这些问题,修行中也有专门的对治法门。佛陀说的众多法门,每一种都是针对某个特殊烦恼而说的。譬如多贪众生修不...结的关系,少有所得就会生起,神化自我,轻视他人。  “无明结能障身见事遍知,由此不知诸取蕴故。”第四种是无明结。无明即无知,能够障碍“身见事遍知”。身见就是把色身执着为我,五蕴色身本是无我的,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45649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2)

    烦恼中,是否有所侧重?大多数的人,烦恼并不是均衡发展的,可能贪心特别重,可能瞋恨特别重,可能愚痴特别重,可能我特别重,可能疑心特别重,也可能嫉妒特别重,等等。这些偏重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就叫&...。”伪身见是行者在修习止观中出现的身见。“伪身见遍知”为知晓伪身见的能力。许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由于结的关系,少有所得就会生起,神化自我,轻视他人。   &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056516.html
  • 试诠‘印顺法师的三宝观’

    讲经就不讲,没有人归依就不感兴趣,这些人根本是本末倒置[54]] 。独尊者,每每要人依他而行,他才是最正确最究竟。其实,两者无非是的表现。现今汉传佛教中,印公的研究成果是受众人推崇,但他的态度,真是...的大“悲”,忍苦忍难的大“愿”力,不愿往生净土,发愿在秽土修行成佛,因为秽土众生太苦了,需要救济太迫切了!‘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’的伟大精神,由释迦佛完满实践出来[17]。因此,我们应该特别归敬本师...

    海全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5356555.html
  • 澈见本心(2)

    是回向般若之布施!   以是无相(无分别)、无漏、无持戒,  自然戒无戒相,亦不见是戒,  顺成清凉、安稳、安静、寂灭此尸罗(戒)四义,  达最上清净戒,即是回向般若之持戒!  以无相、...  无业行  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方名菩萨行,亦名无业行。   现在所受的种种顺、逆诸境,  均为过去所造善、恶业所致。  智者应以没有分别的平等,  去接受顺逆诸境。  也就是说:  顺境不喜,逆境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356668.html
  • 天台十乘观法的理观和事行

    授记,信受魔说,于记取著,起增上,便成魔著。所以必须明知位次,无所冒滥,不生增上,方可入道。   从第一观至第八观逐渐入五品位,有了一定的修行成就以后,名德外扬,为众围绕,此时须策励其,安忍...  天台十乘观法的理观和事行   作者: 皓   内容提要:十乘观法是《摩诃止观》观行思想之核心,它把一念三千和一心三观作为止观修习的根本和重点。十乘观法虽以观不思议境为主,但其余九乘的理观事行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656762.html